記者 周健
“還有幾天這學期就結(jié)束了!真的舍不得你走!”“真希望能跟老師一起度過剩下的兩年半,把物理學得更加扎實。”“在您的教導下,我對物理的興趣更濃了,現(xiàn)在每天都想上物理課”……6月30日,再次回想學生在問卷調(diào)查里寫下的話,劉怡又一次熱淚盈眶。
劉怡是陜西師范大學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研二學生。今年年初,作為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第五批“青春向黨 振興有研” 支教成員,和該校研二的10名同學一道,離開象牙塔,走進漢濱區(qū)開啟了支教之路。
“漢濱區(qū)是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對口幫扶的鄉(xiāng)村振興縣區(qū)之一。自2021年12月包抓以來,就啟動了‘青春向黨 振興有研’支教活動,至今已經(jīng)有42名研究生先后來到漢濱支教。以前支教學生是由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fā)展中心直接選拔,去年12月委托給陜西師范大學后,這批10名研二學生全部由陜西師范大學選派。在這半年的時間里,他們繼承和發(fā)揚了陜西師范大學‘西部紅燭 兩代師表’精神,在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同時,也讓自己得以成長。”漢濱區(qū)教體局鄉(xiāng)村振興辦負責人唐明勇說。
初上講臺,緊張與興奮同在
這批來自陜西師范大學的支教學生,除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的劉怡外,還有數(shù)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的秦莉、馬雪倩,英語筆譯專業(yè)的郭英、石淼,物理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的楊語嫣、陳澤寅,語文課程教學論專業(yè)的王可心、王然,化學課程與教學論專業(yè)的孫婧慜。他們到了漢濱后,按照學校相關(guān)學科的教師需求,秦莉和馬雪倩被分到了大河中學,郭英、楊語嫣、王可心分到了張灘高中,陳澤寅和孫婧慜分到了五里高中,王然、石淼和劉怡則留到了江北高中。除了石淼是漢陰女孩外,其他學生的家分別在上海、河南、浙江、山西、河北等地,雖然大多數(shù)是第一次到安康來,但他們很快就適應了安康的生活,投入到了一線教學中來。
石淼在課堂上講解英語
走進江北高中,石淼有種回到母校的感覺。沒走幾步就逛完的校園、空曠的操場、寬敞的教室和先進的多媒體設備……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墒亲哌M教室,看到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她又覺得陌生起來。
石淼接手的課程是高一年級的英語。雖然老師介紹她所跟的班英語成績算是整個年級比較好的了,但大片大片六七十分的考試成績還是讓她緊張起來,但也激起了她那初為人師的好勝心,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助他們學好英語。對從未上過講臺的劉淼來說,緊張的情緒也隨之而來。想到第二天既要走上講臺上課,還要繼續(xù)給紅其拉甫邊防檢查站的警官補習英語時,就感到壓力重重。沒想到在走廊上遇到的宿舍管理員,一番話讓她信心倍增。在宿管大姐的詢問下,她便將自己的顧慮傾訴出來。聽了她的話,宿管大姐笑著說:“你想太多啦,都能給警官教英語,那這群孩子你也一定能帶好!我相信你!”就是這樣一句話,讓她克服了心理障礙,重拾了信心。第一節(jié)課效果雖然沒有設想得好,但她依然很興奮,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夠幫學生學好英語。
和石淼一樣,劉怡的第一節(jié)課也被緊張的情緒所包裹,沒有準備充足的課、對學生不了解,從學生的好奇到逐漸沉默,讓她出了一身汗,到最后甚至連話都說不利索了。下課后,劉怡完全被失落、自責、難過、自我懷疑和不知如何是好的復雜情緒裹挾。帶教老師的一番話,讓她充分認識了了解學生學情和備課的重要性。自此之后,她就認真?zhèn)湔n,只要有空就去聽其他老師的課,邀請其他老師來聽課,并不斷地進行反思和改進,逐步從緊張的情緒中走了出來,課越上越順,學生對物理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并喜歡上了她的課。
點滴相處,煩惱與感動共存
調(diào)皮,是孩子們的天性。王然在沒有走進課堂之前,就從班主任的口中聽到班上有兩名同學是“頭號搗蛋分子”,上課時經(jīng)常接老師的話茬,從而引起全班同學的騷動。她開始上課后,發(fā)現(xiàn)他們兩個果然名不虛傳。甚至在上課的時候還會在教室隔空對話,這自然讓她頭疼不已。面對這樣的孩子,她竭力尋找教育方法,在和他們斗智斗勇中,慢慢地發(fā)現(xiàn)這兩名學生有了新變化,上課時話變得少了,也開始舉手發(fā)言了,并且能完成作業(yè),逐步跟上了其他同學的腳步。“當我不再站在他們的對立面,而是站在他們的立場,以一種柔和的方式糾正他們的行為時,他們也會收起自己那些尖尖刺,變得柔軟起來。學生是一面鏡子,你向他笑時,他也會向你笑。”王然說。
家住云南大理的姑娘馬雪倩,在走進大河中學后,了解到學校里有許多學生是留守兒童后,未曾素面時便對這些孩子多了一份疼惜與期許,同時也開始思考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部分學生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長久以來養(yǎng)成的不良習慣,也讓她一時不知所措。同樣來自農(nóng)村的她,深知孩子們樹立并堅持夢想的重要性,便在課堂上分享自己的經(jīng)歷和自己的所見所聞,讓孩子們感受到讀書是走出村莊的最好出路,也可以通過讀書改變命運,讓自己活得更有價值。“在馬老師的那次分享后,我終于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學習目標明確了,學習勁頭也足了!”采訪中,大河中學高一3班的學生紛紛說。“學生的潛力真是無限的,他們的改變真的很大,看著讓人感動。”馬雪倩說。
從山西大山里走出來的郭英,深知大山里孩子學習英語的難處。剛到大河中學,就有人告訴她自己是啞巴英語,聽不懂也不敢張口;也有人說自己基礎差,聽不懂語法,記不住單詞,下意識反感不想學習;還有人說英語成績一直很低,沒有成就感,沒有學習動力……面對孩子們的問題,她都一一作了解答并針對“有困難”的同學制定了詳細的英語學習計劃,并告訴他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但水滴石穿,貴在有恒”。在他的引導下,有同學堅定地說:“老師,我們想學的,可能有點慢但一定會努力。”聽了這樣的話,初為人師的她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半年堅守,成就和成長并行
“支教已經(jīng)接近尾聲,半年的時間讓我對大河中學產(chǎn)生了十分深厚的感情,在挑戰(zhàn)中也感到收獲滿滿。”馬倩雪說,“在老師們的悉心指導下,我走出了初為人師的緊張和不知所措。在看到學生在學業(yè)上取得進步時,又由衷地感到自豪。從剛開始的害怕、害羞、不敢問題目,到后來可以主動去辦公室問問題,在路上碰到我會跟我說‘老師,你下午有時間嗎?我要問你題,題不會’。在教室給學生講題時,有些孩子會湊過來聽你講……我的內(nèi)心充滿了喜悅,好像真的印證了那句:一切值得,每每經(jīng)歷這些場景,好似所有的煩惱和勞累都在那些時刻煙消云散,累并快樂著。”
在張灘高中支教的楊語嫣,不僅了解了鄉(xiāng)村教育的實際情況,更為重要的是,她認識到了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的重要性、深刻體會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學會了如何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如何與孩子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讓自己得到了成長。
楊語嫣與學生合作完成實驗
“這段日子里,我每天都沉浸在教學的喜悅與挑戰(zhàn)中。每一次走進課堂,都仿佛走進了一個充滿奇跡的世界。孩子們的好奇心讓我驚嘆不已,他們的求知欲讓我深感欣慰。我與他們共同探索物理的奧秘,一起解決學習中的難題。在這個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魅力,也體驗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幸福。”在五里高中支教的陳澤寅說,“從老師和孩子們的身上,我也學到了很多,看到了自己的成長,他們的堅韌和拼搏精神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教育事業(yè)的決心,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關(guān)注鄉(xiāng)村教育,共同為鄉(xiāng)村孩子們的成長和發(fā)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