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井剛
長安是個鎮(zhèn),是平利縣的東大門。
最早,這兩個字從我嘴里說出時,是跟伙伴打賭或發(fā)誓時才出現(xiàn)的。那時,喜歡跟伙伴抬杠、較真,比如:你怎么怎么了,我把長安壩的水喝干;或是你怎么怎么了,我倒爬長安壩。在我的想象中,長安壩是曾經群雄逐鹿的中原,覺得長安壩的河流流徑是最長的,水量也是最大的,壩子既寬且廣。那水無論如何是喝不干的,壩子大得無論如何也是爬不到頭的。
作為土生土長的長安人,我覺得應該比誰都了解長安。我曾在春日的早晨,站在窗前,看采茶的姑娘婦女們在氤氳著濕氣的茶行里浮動。她們穿紅著綠,散落在茶行里,像浮在水里的蓮花或荷葉;我也曾在炎炎的夏日,與伙伴在涼氣襲人的蠟燭山林里穿梭。好幾次,我在古色古香的茶鎮(zhèn)徜徉,逡巡漫步。那是秋日的下午,太陽還沒有落下去,金色的余暉灑在那些“陳舊”的建筑上,顯出幾分莊嚴和神秘。那是一些仿古建筑,但那古樸清幽的環(huán)境,勾起了我對當初那個茶馬古道深切地懷想;前年春節(jié)是個雪天,我和家人頂風冒雪,攀上楚長城遺址。我們頂著刺骨的寒風,冒著被滑倒的危險,小心翼翼地往山頂上攀去。我想站得更高一些,盡可能多地感受兩千多年前金鐵交鳴,殺聲震天。
可是,我還是覺得自己對長安不夠了解。
如果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應該走開些,離長安遠點,這樣才更了解長安。那么,我在火熱的南方滯留過多年,也在遙遠的西北邊陲盤桓過幾秋。
從我記事時起,長安這兩字就沒有變換過。它像是一個家族的復姓,一直冠在行政稱謂的前面。先是公社,后來是鄉(xiāng),再后來是鎮(zhèn)。無論后面的稱謂怎么變,變得花哨也好,變得實在也罷,但前面這兩個字是不會變的。為什么要變呢?這兩字多好啊,念著舌齒生香,福壽綿長,蘊藏了人世間所有的幸福和安康。
看吧,穿境而過的省道多像一條翻開的書縫。書是從中間分開的,兩邊的溝溝梁梁是密密麻麻的字行。那字里行間寫著勤勞、樸實和善良。沿公路兩邊,是一馬平川的萬畝良田,素有平利糧倉的美稱。
長大了,從歷史書里我知道了,在離我們很遠很遠的那個叫西安的省會也曾叫長安時,我覺得,那個長安是不真實的,也一度懷疑它是冒名頂替的?墒牵斘业谝淮蔚竭_古城西安,站在高大巍峨的城墻下,我被那種恢宏大氣給驚呆了。尤其是街道上,車水馬龍,熙來攘往,人流如蟻,樓房如林。這時,回頭再看我們的長安,心酸不已。我知道,生于斯而長于斯的長安,與那個十三朝古都的長安沒有可比性。那個長安氣勢磅礴、雍容華貴。
二〇一一年的中秋,我徒步從西單走到天安門廣場。就是這么短短的一段路,讓我明白,同樣的兩個字,區(qū)別卻是天壤。與繁華寬闊的長安街相比,穿境而過的省道顯得那么瘦骨嶙峋。
先前的長安,身形局促。它的腰部以下被石牛和連仙兩條河緊緊地卡著,動彈不得。像一條被堵死的胡同,一不留心,就出了長安地界。后來,撤鄉(xiāng)并鎮(zhèn),金華村劃歸城關鎮(zhèn),石牛和連仙兩個鄉(xiāng)劃歸長安。長安雖然少了一個金華村,但卻多了兩個鄉(xiāng)。于是,昔日那個頭重腳輕骨瘦如柴的長安,霎時變成了一個血肉豐滿的長安。這時,去蠟燭山、去西岱頂,再也不覺得去串人家屋門那么別扭了。
印象中最深的是公路邊兩排高大的白楊,遠看或俯瞰,像一列永遠看不到頭尾的綠皮火車,沒日沒夜地隆隆前行。
春天來了,樹開始發(fā)芽了。接著,那些葉苞慢慢地散開了,嫩黃嫩黃的葉子勛章似的掛滿全身。過一陣,那些葉子長大了,像手掌似的互相致意。再長大些,就擠擠挨挨的,密不透風,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夏天,附在樹上的蟬互相唱和,那聲音此起彼伏。循著蟬鳴,隨時都可以捉到一只。到了秋天,陣陣秋風中,那些招搖的葉子開始泛黃,然后紛紛揚揚地飄下來,于是,地上生滿了黃色的鱗甲。
長安不光水源豐富,交通也很方便。從連仙河口到關埡子,是一條長驅直入的走廊,戰(zhàn)國時充滿覬覦之心的秦國就在這里對鄰近的楚國小動作不斷。為防備虎視眈眈的秦國,精明的楚人在邊界筑了一道厚厚的城墻,但這道城墻沒能擋住睥睨天下的秦國一統(tǒng)江山的決心。
長安有無數個明壩子。壩子與壩子之間有一處天然的瓶頸間隔著,意斷還連。每個壩子曾是一個家族的領地。據史料記載,長安壩的人多是乾隆年間湖廣一帶遷來的移民。遷來后插草為界。一個家族占據一個壩子。日子久了,家族與家族之間少不了爭執(zhí),少不了傾軋。輸贏之后,以兼并和出讓達成和解。這樣,就出現(xiàn)了壩與壩之間田產歸屬交錯的現(xiàn)象。
長安以茶聞名,長安的人熱情好客,無論是茶莊,還是普通人家,客人進門,首先就奉上一杯熱騰騰的香茶。
長安的壩子土層深厚,全是河泥淤積而成的。記得修河濱路時,有段路基特別軟,挖掘機把那兒的泥土全部取走,運來石渣填沒。當時挖了一丈多深,下面還是烏黑烏黑的淤泥。這么肥沃的土壤,一旦種上茶葉,那土壤中豐富的有機元素精靈似的被茶樹吸收,然后綿綿不絕地從葉腋間頂出芽苞來。這些吸收天地日月之精華的米粒似的芽苞,經采摘,炒制,然后轉化成藏著茶晶的干片,經沸水沖泡,慢慢地散發(fā)開來。香氣全部溶解在碧綠的茶水里,水里貯存不下的,又通過霧氣散發(fā)出來。
長安的茶葉不僅歷史悠久,工藝獨特。而泡出來的茶也是湯色清綠,香氣撲鼻。
從20世紀70年代末,長安就開始種茶了。那時,不光生產隊建了茶園,大隊也建了茶園,公社也建了茶園,規(guī)模一個比一個大。不過,那時還不是放得很開,田地還是以糧為主。為不影響糧食生產,茶園都建在15度以上的山坡上。夏天和冬天兩季農閑的時候,社隊組織起大量勞力開展挖茶帶會戰(zhàn)。那轟轟烈烈場面至今想起來,還讓人熱血沸騰。
責任制后,茶園全部承包下去了。承包茶園的都是村里的能人。像張店村里樊文來就是其中一個。樊文來不僅在種茶,制茶上有一套,釀酒,養(yǎng)豬也是一把好手。他的行動對周圍的人起到了很好的模范帶頭作用。
真正大規(guī)模地種植,是20世紀的90年代中期。那時不僅引進了新的品種,種植方式也有了新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有了重大轉變。為了高產優(yōu)產,方便管理,茶園全部建在川壩的大田里。開始很多群眾不理解,也不接受,擔心日后吃飯會成問題。誰知,土地流轉后,農戶的經濟收入與流轉前非但沒有減少,反而還有所增加。尤其是,以前侍弄田地的漢子們,整年有大把的時間四處攬工,他們的收入比種田地多了好幾倍。而一年到頭跟在他們屁股后面屁顛屁顛的女人,都成了采茶能手。那些女人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勞作了,她們像車間流水線上的姑娘,站在齊腰深的茶行里,雙手同時劃拉,拇指和食指靈巧地捴著。她們專注采茶的樣子,彈琴似的輕攏慢捻。這種群體勞動,年齡早已超出了限制,有周末不上課的孩子,有七八十歲的老嫗。她們一邊創(chuàng)收,一邊愉悅身心。
勞動方式的改變,收入也有了顯著提高。樓房都建起來了,許多人家配上了小汽車。從前那條古老單一的省道,已經滿足不了日益增多的需求。于是,麻安高速應運而生。為方便人們休閑旅游,河濱路也躋身其中。
不了解長安,是因為長安的變化太快了。那種一日千里,日新月異讓人目不暇接。
不信你再看,省道的外邊是河流,河流的對岸是新鋪的河濱路,河濱路不遠的山坡上,是早已貫通的麻安高速。從下面的官田壩到上面的關埡子,省道、河濱路和高速路,一直不緊不松地并列著,像三根繃在琴身上的琴弦。那逶迤流暢的曲線,像是無形的巨手整日在深情地彈奏著樂曲。這樣一看,長安是一架琴,是一架整天響個不停的大琴。而彈琴的,是勤勞的長安人。
其實,長安也不是只有一架大琴,而是有無數架大琴,那一條條的茶行、絞股藍,琴弦似的,不動聲色地鋪在大地上。采茶的姑娘們,音符一樣在琴弦上跳躍,并奏出美妙的聲音。那聲音是進取與拼搏,是幸福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