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從云:我們這里和毛壩關(guān)是一樣的
村民的命運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改變的。
52歲的村民王從云說,“我們這里原來又不富裕,又要肩挑背挑,是個特困村。”
在通村水泥路邊,二層磚混結(jié)構(gòu)小樓旁,王從云給我們講故事。1992年成為共產(chǎn)黨員的他,在已經(jīng)沒有在村上擔任任何職務之后,帶了兩次比較大的頭。
一次是2007年,他和其他村組干部、黨員一樣,帶頭修路。一般的坡地土方工程是人均分攤163方,懸崖峭壁等險重地段怎么辦?村民集資干部黨員承包。王從云在最險峻的大紅崖干了106天,路修通了算賬,每天落15元的工錢。
第二次是2008年帶頭把家從海拔1000多米往上搬到800米左右的公路邊。“三月通路,我四月十六打地基”,那時候,路還是毛路,修房建屋的成本比后來水泥路時高。
看著一個地方天天在變化,特別是在自己參與、發(fā)揮作用的情況下變得越來越好,王從云滿是喜悅:現(xiàn)在到鎮(zhèn)上也就是1個小時打來回,我們這里和毛壩關(guān)是一樣的。
路通了,進出方便是一個,F(xiàn)在看,好處就更多了。
當時的修路骨干,不少現(xiàn)在帶著村民在外承包工程。2組的候宗國,現(xiàn)在西安、咸陽一帶,3組的鄧忠平,現(xiàn)在天津搞建筑,每年收入都在十幾二十萬。侯再德介紹,全村現(xiàn)在在外包工頭達10多人,帶出本村200多人,每年勞務收入700萬以上。
村里原來有茶園,沒有茶廠,現(xiàn)在大小茶廠3家。原來茶園少有人去采摘,而僅今年,王從云小打小鬧,賣了6千多元錢的鮮葉子。
村里有了運輸戶。汪文友等村民2004年為了把肥豬賣出去,請了80個青壯勞力才把豬抬下山,送到公路邊。結(jié)果10頭豬死了一半,賣豬得來的錢不夠請勞力的工錢。沿著13公里水泥路,還有200多戶村民的新家。這種情況不會再發(fā)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