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陳延安 黃為民
明媚的陽光照在嵐皋縣大道河鎮(zhèn)漢江邊白果坪村溝溝梁梁,與瓦藍的天空、改建后紅瓦白墻的民居競相輝映,好不漂亮。
今年60歲的田先海,是白果坪村一組人,40年來,一家人一直住在三間土墻屋里。“土墻屋好啊,冬暖夏涼,通風透氣,烘臘肉,保管種子,都不會壞!”田先海說。
“可是也有不好的時候。”田先海話鋒一轉(zhuǎn),“時間一長,石瓦會風化松動,屋頂就漏水,加上地面不平,屋里煙熏火燎,設施落后,已經(jīng)不能適應現(xiàn)在人們的生活!”
“但要讓我們離開這住了老幾輩、土地條件又比較好、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且安靜的地方上樓居住,我們又不愿意!”田先海的兒子田玉良接過父親的話頭說道:“我們盼就盼在政府支持幫助下,把房屋改造得舒適、美觀!”
田先海介紹,去年,他一人在家種了5畝橘、4畝茶、8畝玉米、土豆、油菜等莊稼,還喂養(yǎng)了6頭肥豬。
“差就差在住房條件落后!”田先海告訴筆者。
大道河鎮(zhèn)黨委書記黃仁勇介紹,白果坪村是全鎮(zhèn)最后一個通水泥硬化路的村,至今才十年,因此村民住房中,樓房不多,基本還是土墻房,好在墻體大多還算結實,安全性沒問題,加之這里土地條件好,村民勤勞,收入不錯,所以大家搬遷意愿不大,倒是改造老舊房屋的意愿很強。
2021年,嵐皋縣十五次黨代會提出開展農(nóng)村人居環(huán)境整治行動,對農(nóng)村院房從質(zhì)量、功能、環(huán)境三方面包括土墻房房頂、門窗、墻面、樓面、廚房、廁所、圈舍、電路改造及環(huán)境美化、地面硬化、改建傳統(tǒng)院落和打造旅游民宿結合等方面細化明確應達到的標準。政府對符合政策要求且房屋改造達標的農(nóng)戶每戶給予最高1.5萬元補助資金。
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負責牽頭此項工作。局里按照1個鎮(zhèn)1名副科級以上干部任組長、2名技術員為成員的結構成立12支工作組分赴全縣12個鎮(zhèn)進行技術指導。
“我們首批改造的對象為土木結構房屋。”嵐皋縣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局長劉文明介紹,目前全縣共有這類戶3066戶。“其中,我們鎮(zhèn)110戶,而白果坪村就占到51戶!”黃仁勇對各村情況了如指掌。
今年1月,勤勞的白果坪村人民聽到這一政策后,迅速行動起來。他們從外地叫回或是留住春節(jié)后準備外出的青壯勞動力,按照要求,結合實際,一項一項改造。
說起勤勞的事,村里有一大堆。田玉良就是回來幫忙干小工的,已經(jīng)忙了幾個月了,每天忙到十一二點,他大舅小舅也趕來幫忙;村民杜少濤自己會油漆,就和泥水匠換工,減少開支;村民李發(fā)貴則背起娃娃干活……
黃仁勇的電話就更多了,他直接包抓此項工作,這戶打電話要磚,那戶打電話要瓦,豬圈咋建?廚房咋布置?只要電話來,他都和住建局、駐村工作隊干部不厭其煩上門指導,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和困難。
“現(xiàn)在,室內(nèi)跟城里人住得沒兩樣了!”田先海推開一扇扇油漆一新的房屋門給筆者看,只見從堂屋到臥室,從廚房到廁所,都煥然一新,瓷磚墁地、乳膠漆涂壁,水沖式廁所,屋內(nèi)電器家具齊全,屋外繁花似錦……
“現(xiàn)在的房頂,都是用機制瓦蓋的,是工人用釘子一片一片釘上去的,嚴絲合縫,不會漏雨,而屋頂和山墻間留有空隙,仍能通風換氣!”田先海高興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