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陳延安 祝志剛)“要不是政策好,我們哪上得了大學!”嵐皋縣石門鎮(zhèn)許運莉、許運慢姐妹倆告訴筆者,她們父親幾年前去世,母親只身來到集鎮(zhèn)靠補鞋供她們上學,辛虧從五年級開始吃早餐不再要錢,上高中又免了學費,還補助了生活費,今年考上大學,政府又給予她們每人5000元助學金,各自再申請到8000元助學貸款,學費和生活費就又不用愁了。
近年來,嵐皋縣實施了農村薄弱學校改造一所不漏、適齡少年兒童入學一個不漏、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一個不漏、留守兒童關愛一個不漏、步入社會青年及貧困家庭職業(yè)技能培訓一個不漏的“五個一個不漏” 教育脫貧工程,力爭用好教育斷窮根,斬斷農村貧困代際傳遞的鏈條。
建設美麗校園,配置先進設備
如今,走進嵐皋縣滔河鎮(zhèn)九年制學校,若不是漂亮的樓房、現(xiàn)代的塑膠運動場和瑯瑯的讀書聲提醒,真像是步入公園一般。
像滔河鎮(zhèn)九年制學校這樣漂亮并發(fā)生了如此大變化的涵蓋全縣51所農村中小學及幼兒園。這些變化的背后,正是嵐皋實施教育脫貧“五個一個不漏”工程中農村薄弱學校改造一所不漏政策的使然,也是教育脫貧的首要工作。
從2012年開始,該縣對全縣34所農村中小學和17所幼兒園基礎設施升級改造,一次設計、分批實施,捆綁交通、水利、電力、住房、扶貧、人社、文體等多個部門的資金及吸納社會資本累計約10億元,改擴建校舍56所、運動場5萬平方米,新建功能部室400個,添置計算機4000臺,更新桌凳2800套、圖書16.5萬冊,新增綠化8萬平方米。
為滿足扶貧搬遷對城區(qū)教育資源的需求,政府在城郊劃撥土地120畝、投資2億元建起了城關九年制學校,并組建了城關第二小學、縣第二幼兒園,擴建了城關中學。
升級改造的還有內部設施。作為全省教育信息化綜合改革示范縣,嵐皋縣5年來累計投入教育設備購置資金1億元,在全省農村率先實現(xiàn)“寬帶網絡校校通、多媒體資源班班通、教學技能人人通”以及城鄉(xiāng)網絡課堂同步授課、同步教研的信息化教育全覆蓋,配置多媒體教學一體機500余套。
“只有美麗校園,先進設備,才有可能辦出優(yōu)質的教育,加快脫貧攻堅的步伐。”嵐皋縣政府縣長楊義龍說。
孩子一個不能少,關愛一個不能漏
“孩子一個不能少,關愛一個不能漏!”每年開學,嵐皋縣委書記周康成在對各學校進行檢查時都要對教育部門負責人明確提出。
在以往多年要求和落實的基礎上,2016年,嵐皋正式將適齡少年兒童入學一個不漏、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資助一個不漏、留守兒童關愛一個不漏作為“硬杠子”執(zhí)行。
嵐皋逐村逐戶采集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校學生及家庭信息,精準及時兌現(xiàn)資助資金,應貸盡貸大學生助學貸款。僅2017年來,便向6762名困難家庭學生發(fā)放各類普惠性及專項資助金1119萬元,并籌措資金238萬元資助建卡家庭大學新生476人。
教育脫貧路上,對留守兒童的關愛尤為重要?h政府將“留守兒童關愛工作”納入“十件民生實事”,共投入100萬元在全縣36所中小學建起留守兒童關愛中心,滿足孩子們親情接待、心理咨詢、常規(guī)保健等需求,同時將2134名困難留守兒童家庭納入社會救助范圍,結對幫扶2000余名。
技能到農戶,培訓到心坎
2016年來,嵐皋對未升學初高中畢業(yè)生實行全員技能培訓,確保新增勞動力一個不漏掌握一項技能技術;送農村實用技術培訓下鄉(xiāng),確保每個貧困家庭都能掌握一門增收技術;建立農村貧困家庭勞動力臺賬,組織開展家庭養(yǎng)殖、縫紉、烹飪、電子商務、電子電工、足部修護等技能培訓,保證每個貧困家庭都至少有一人參加一項技能培訓。
嵐皋還明確各部門職業(yè)技能培訓責任,縣人勞、農林科技、經貿、工商聯(lián)、旅游、教育等部門各負其責,并將職業(yè)技能培訓與單位年度考核和幫扶干部待遇掛鉤。
據(jù)統(tǒng)計,全縣今年共組織農村貧困勞動力參加職業(yè)教育培訓829人,其中魔芋種植等實用技術培訓374人,足部修護、縫紉、保安、中式烹飪等技能培訓455人,565人通過培訓實現(xiàn)穩(wěn)定就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