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上旬,黎巴嫩舉行了9年來第一次大選。黎巴嫩是個小國,但這個政黨林立、教派構成復雜的小國卻是中東局勢發(fā)展的晴雨表,該地區(qū)的任何風吹草動,幾乎都可以在黎巴嫩政壇有所體現(xiàn)。日前,《環(huán)球時報》記者踏訪了這個在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都有著“馬賽克”特征的國家。
國土面積僅1萬多平方公里,人口600多萬,盛產雪松和美女,更不乏美麗的自然景色——蜿蜒的山脈,深邃的峽谷,綿延的平原和丘陵……這便是黎巴嫩。黎巴嫩屬于阿拉伯國家,但無論是人文景觀,還是社會環(huán)境,抑或多變的自然地貌,都給人以“另類”之感。
中國駐黎巴嫩大使王克儉在接受《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說,黎巴嫩是中東一個很特殊的國家。它可能是中東地區(qū)少有的伊斯蘭教、基督教以及同一宗教不同教派同時存在、基本上能夠互相容忍的國家。這種多元使得這個國家的文化、藝術、教育、新聞等特別發(fā)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繁榮的黎巴嫩有“中東小巴黎”之稱。
記者了解到,黎巴嫩人口雖少,卻有100多個黨派團體、40多支民兵武裝,他們代表著不同教派、家族和黨派的利益。由于各派別分歧嚴重,黎巴嫩議會自2009年以來3次延長任期,以至于9年沒有大選。有人將黎巴嫩的政治生態(tài)形象地比作“政治馬賽克”。
深度了解黎巴嫩,不得不談宗教。黎巴嫩的宗教同樣很“馬賽克”,或者說黎巴嫩就是一座包羅萬象的宗教博物館。整體上,穆斯林稍多一些,但基督徒人口也占4成多,在穆斯林和基督徒中,又有許多分支派別,這些分支派別又有小的派系。這與其他阿拉伯國家主體居民要么以伊斯蘭教什葉派居多、要么以遜尼派居多的情況大不相同。
為什么這樣?黎巴嫩自古以來便是各宗教少數(shù)派信徒的避難地,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幾十個支派大體居住在平原地區(qū),而在傳統(tǒng)的東部和東北部山區(qū),主要是基督教馬龍派和伊斯蘭教德魯茲派聚居的地方,他們很早就遷徙而來。
有中東學者認為,“馬賽克”最適合黎巴嫩國情,可以防止宗教失衡和某個黨派勢力過大。根據(jù)規(guī)定,黎巴嫩總統(tǒng)、武裝部隊總司令等由馬龍派擔任,具有實權的總理由遜尼派穆斯林出任,德魯茲派任國防部長或其他部長,外長由希臘東正教或希臘天主教人士出任,議長由什葉派人士擔任。
保持這么多宗教派別的權力平衡并不容易,黎巴嫩為此吃盡苦頭,甚至飽嘗多年的內戰(zhàn)煎熬。教派問題還使黎巴嫩不斷卷入地區(qū)大國的爭斗,甚至成為中東沖突的“風暴眼”。去年底,黎總理哈里里外訪期間突然宣布辭職,被認為是沙特和伊朗在角力。眼下的敘利亞戰(zhàn)爭,黎國內各黨有的站在沙特與西方國家一邊,有的站在敘利亞和伊朗一邊。
由于地處敘利亞和以色列之間,黎巴嫩還成為難民的聚集地,自敘利亞戰(zhàn)爭爆發(fā)以來,已涌入超過100萬敘利亞人。在貝魯特通往貝卡谷地的路上,《環(huán)球時報》記者遇到很多難民,有的乘坐小巴,有的開著私家車。由于很多車太舊,不時會在路上拋錨。
其實,貝卡谷地就是黎巴嫩與地區(qū)國家糾葛關系的見證。1975年黎巴嫩內戰(zhàn)爆發(fā),敘利亞軍隊進入貝卡谷地,設立防空導彈基地。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襲擊并摧毀了敘利亞在那里的基地。眼前的貝卡谷地沒了昔日的硝煙,但難民的涌入顯示局勢遠不平靜。
黎巴嫩《安瓦爾報》資深編輯瓦利德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難民是敘利亞危機“外溢效應”凸顯的表現(xiàn)。黎巴嫩沒有為他們設難民營,而是規(guī)勸他們投親靠友,分散安置,以免國內穩(wěn)定受到沖擊。他說,黎巴嫩國內還生活著數(shù)十萬巴勒斯坦難民,他們大多居住在貝魯特郊外簡陋的難民營里。
這就是黎巴嫩,內外挑戰(zhàn)都很嚴峻。但《環(huán)球時報》記者采訪的諸多黎巴嫩人卻沒多少悲觀情緒,他們的話語中甚至流露著樂觀和自豪。
瓦利德對記者表示,黎巴嫩政壇復雜多變,但整體上穩(wěn)定,甚至大選長期推遲也不會產生負面影響,因為權力的彼此制衡起到了關鍵作用,否則黎巴嫩早亂套了。他還表示,黎巴嫩在中東地區(qū)文化程度、民主化程度都較高。
出租車司機比爾也說,不像其他阿拉伯國家,黎巴嫩很開放、包容,即使穆斯林女子也可以不戴頭巾,“在我們國家,人們普遍很聰明,會做生意,擅長算賬。你知道為什么嗎?因為我們的祖先是腓尼基人,稱得上是智慧的化身”。當然,學術界對此是有不同看法的。(黃培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