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毛澤東主席“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的號召下,習近平“逃離”北京,插隊延安。不滿十六歲的習近平從此開始長達七年的改變后來人生的梁家河的日子。不經(jīng)回想,我們十六歲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光景?可能連“知青”、“插隊”都是從老一輩嘴里隱約知曉。套上時代的光環(huán),可能腦中想象的是到鄉(xiāng)下旅游的情景。但現(xiàn)在從《梁家河》里看來,我們的時代多美好!
登上知青火車的那天,習近平是笑著的,那對于他來說,是 “重生”的希望。可是理想總是要與現(xiàn)實對視。城市與鄉(xiāng)村、平原與山區(qū)、繁華與貧窮、開放與封閉、東部與西部,這些不同的概念在習近平腦海里形成鮮明的對比,給他剛開始的插隊生活蒙上了重重的陰影。但也正是在那些日子里,才一點一點使迷惘、彷徨的心扎根在梁家河。
從書中不難看出,梁家河這片貧苦的土地改變了習近平的人生軌跡,也給了他堅定的為民做事的信念,使他內心得以升華與凈化,使他“不忘初心”,在以后能為百姓做什么,怎么做,都有根、有源。一點一點評讀書中的文字時,是震撼的,時代造就了偉人,而土地則給予一切情懷生根發(fā)芽的機會。我們生在這個好時代,只能盯著書本驚嘆:好了不起。
有人說:“失去土地的伊始,再好的農(nóng)人都變成淺薄的、渺小的、悲慘的、滑稽的、沒有明天的小人物。”習近平在延安這片土地上,從什么都不會的知青到貼近農(nóng)民的村里娃,他習得各種各樣的農(nóng)活,當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他一邊進行農(nóng)民化實踐,一邊到處尋書,填補精神的空缺。正是這段歲月,為他打下了很多知識的基礎。也正是在這片土地上,我們看見了渴求,我們看見了一步一步的轉變,看見梁家河與習近平的相互給予,相互前進。讓我們不得不驚嘆這片土地的神奇魔力。
也是受這本書的啟發(fā),周末的時候,也想當一回“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在幫爺爺給玉米捂土時,才發(fā)現(xiàn)我這是污了“地道農(nóng)民”幾個字啊。雖說農(nóng)活干的一塌糊涂,但當我的腳真真實實踩在土地上時,我的心才感覺踏實了,我也有點懂得為什么梁家河這么讓人難以忘懷。
在梁家河的日子里,習近平了解了人民群眾需要什么,時代需要什么,也堅定了他從政的心。正是他堅定的為老百姓干實事,才能為梁家河的鄉(xiāng)親們修成大淤地壩、沼氣池、鐵業(yè)社、甜水井。也同樣讓他在離開梁家河后的好多年里,念念不忘這片土地,致使他回來探親時,仿佛曾經(jīng)的每一幕都仍在眼前,刻骨銘心。
這片土地給予了習近平自信,給了他真正了解人民群眾的機會,讓他感受現(xiàn)實的一切。而習近平也“不忘初心”,始終不曾忘記自己的根在延安這片土地上,正是這七年的光陰,才讓自己在后來的人生里,讓祖國大地開出回報的花朵。也是這七年光陰,給了梁家河“新生”的希望。這個習近平精神的起源地,讓人們深深記住了:為民造福的初心、追求真理的精神、埋頭苦干的作風、攻堅克難意志。更讓人民記住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共產(chǎn)黨人精神。
在脫貧攻堅如火如荼的推進過程中,埋頭苦干、攻堅克難、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的精神和打堤壩、造沼氣、打甜井的事跡,都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仔細研究,使我們的脫貧攻堅也可以開出燦爛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