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利縣委宣傳部 沈奕君
時光如夢,恍然間,從事新聞工作10余年了!
10余年來,走過了無數(shù)的山山水水,經(jīng)歷了諸多個春夏秋冬,有幸福,也有淚水,當(dāng)然更多的是感動。
記得初學(xué)新聞時,所有的知識來源于課本,所有的了解停留在理論,消息、特寫、通訊,說起來容易,真正動起筆來,反而難以下手。為了補齊這一課,我開始關(guān)注報紙,翻閱《陜西日報》《安康日報》,通過對比,尋找自己的短板,慢慢地開始寫一些小消息。
寫著寫著就寫出了感覺,見到啥都想寫,接下來就是瘋狂地投稿,一個版面一個版面地投,生怕編輯遺漏,然而多數(shù)時候,都是石沉大海。碰壁之后,我想過放棄,就在某一天,《安康日報》的一位編輯打來電話,告知我要多下基層,多到一線,多一雙新聞眼,腳上要多沾泥土,才能寫出有意義的新聞……聽著聽著,我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接著他告訴我,一篇新聞就發(fā)一個郵箱,編輯都很忙,還可能發(fā)重稿。
那一次,我深受啟發(fā),也漸漸明白,寫新聞不是一件易事,必須要勤看勤練勤走才行。
后來的一天,我懷揣著感動,寫了一篇關(guān)于單位“創(chuàng)衛(wèi)”的稿子,一共506個字。一周后,終于在《安康日報》上見到了,雖然縮水到58個字,但畢竟第一次見報,我還是非常欣喜。為此,我到附近的餐館,炒了盤回鍋肉犒勞自己。也是那次后,我不急于寫,不急于投,而是先判斷有沒有新聞性,即便是寫了,也要對采寫的稿件反復(fù)甄別,不亂投稿,用更多的時間研究稿件。
稿子投了,就是耐心的等待。那幾年,報紙還沒有電子版,想知道稿子發(fā)沒發(fā),還是要看報紙,因此,去郵政局等報紙,就成了很期待的事。飄著油墨氣息的報紙,竟成了那個年代最讓人回味的事。
隨著稿子見報次數(shù)的增加,我也從兼職寫新聞變成了專門從事新聞宣傳工作,消息、通訊、評論、攝影,啥都在干,啥都寫。印象最深的還是脫貧攻堅那幾年,我采訪了很多典型人物,他們?yōu)榘部得撠毠耘^斗的身影成了脫貧攻堅戰(zhàn)中最美的畫卷。雙腿截肢的鄭遠志編織掃帚忙增收,他的樂觀態(tài)度被我用鏡頭記錄下來,《人民日報》以“輪椅上,他開出一條幸福路”為題大幅版面報道;廣佛鎮(zhèn)鬧陽村牧羊女金明菊自強自立創(chuàng)富路,我不僅寫了新聞,還寫了紀實報道《258只羊》,獲脫貧攻堅杯全國青年散文大賽銅獎……每一個人物都了不起,他們不僅感動著我,也感動著世界。
即將進入不惑之年的我,在感動中前行,在新聞中前行,在記者和老師的幫助中前行,在采訪對象的鼓勵中前行。我想無論任何時候,新聞都是我前行路上的燈,它帶給我的是感動,我也將一路為它而歌!